发布时间 :2023-05-30 09:11:00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“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、成事之道”。我们党始终重视和坚持调查研究,百年实践证明,调查研究不仅是我们党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的“传家宝”,也是防范化解各种风险的“金钟罩”。如何用好这个“传家宝”,广大年轻干部需结合基层工作实践,在“深思”“深察”“深用”上下足功夫,让调查研究取得实效。
抓住“切入点”,“深思”强脑力。“善学者明,善思者智”。一方面在开展调查研究前需“思而后动”,做思维型干部,真正从基层实际出发,力求强化问题导向、提高调研针对性,不打无准备之仗,抓准调查研究切入点,进而了解事实真相、收集事实资料,倾听民急民盼、民情民意,深入调查。另一方面需不断学习先进科学理论,遵循正确的思考方法,善抓主要矛盾、学会用辩证思维分析论证、判断决定以仔细“研究”。调查研究是锻炼“脑力”的过程而不能“君子动口不动手”,奉行“拿来主义”,让消极思考成为深化改革、创新发展中的“绊脚石”。
找准“支撑点”,“深入”炼脚力。“耳闻之不如目见之,目见之不如足践之”。要想调查得到“一手资料”,就必须深入实际、深入基层、深入群众、深入问题,才能更好更有效的把调查研究做深、做实、做细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“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,当地(市)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,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。”这告诉我们,经验在基层,智慧在群众,解决基层问题的“通关密码”就在这基层一线中。广大年轻干部只有放下架子、扑下身子,向群众学习,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,获得开展调研工作的支撑动力,打破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,深之又深、慎之又慎开展调查研究,才能切实做好问政于民、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大文章。
紧扣“落脚点”,“深用”提效力。开展调查研究的“落脚点”是解决问题。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,不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、时间有多长、调研报告多完美,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,看调研成果的运用,看“问题清单”有没有变为“成果清单”。因此,年轻干部要针对调查研究所得,坚持“小中见大”“点面结合”,一锤接着一锤敲,一步紧跟一步行,精研深思细悟,把握本质,拿出符合实际、可行性强的对策,真正实现“调”以务实、“研”以致用,让调查研究成果更好推动解决发展难题。
(沙溪镇 马君怡)